11月16日,长沙麓谷高新区一栋普通的建筑内,记者见到了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邱则有:高高的个子,一副简单的框架眼镜,步子迈得稳健而自信,带有浓厚娄底口音的普通话说得比较费劲。
但他,却被业界称为“超级专利发明人”:已提交专利申请7000多项,获得专利授权2000多项;为维护专利权,他打了129场官司,胜诉超过90%;国家知识产权局负责人称他为“中国专利第一人”。
邱则有与专利的结缘,其实是个偶然。
1984年,邱则有从辽宁建筑工程学院(现为沈阳建筑大学)毕业,分配到湖南省建材研究设计院。凭借自己过硬的专业知识和较强的综合素质,邱则有在建筑材料研究领域做得风生水起。
但是,他渐渐地感到设计院无法满足他干一番大事的理想。1995年,邱则有辞职下海,与妻子共同创建长沙巨星轻质建材股份有限公司。
当时,邱则有手握“独门绝技”——现浇砼空心无梁楼盖技术。这一技术源自蜜蜂蜂巢的构造原理,将受力性能最好的工字梁与用料最省、最经济的蜂巢结构原理运用到建筑结构体系中,不但可大幅降低建筑综合造价、缩短工期,还可提高建筑净空高度、降低建筑自重。
恰好,正在建设的中国银行湖南省分行国际金融大厦(长沙市芙蓉路八一桥附近),需要这样的技术。邱则有的“看家本领”在这里应用成功:使用无梁楼盖技术,节约投资610万元,施工进度加快了50%。
遗憾的是,邱则有当时没有为自己的成果申请专利。而随后发明的几项新技术,产品刚出来不到半年,立马有人仿效。邱则有大梦初醒:“别人可以挖你的核心技术人员,可以偷你的商业秘密,技术是无密可保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以技术公开为代价,申请国家专利,得到法律的保护。”
1999年,他尝试将自己的发明成果申请专利加以保护。
事情仍没有多大转机——即使申请了专利,打赢了官司,但还是保护不了自己。“由于缺乏专利知识,我撰写的专利权利要求书和专利说明书,要么保护范围过宽,要么保护范围过窄。”
“不能在固有的模式上兜圈子,专利申请要跟产品一样,要有创新意识”。于是,邱则有开始研读专家们关于知识产权的著作,把眼光放在整个行业,制定企业专利战略。
首先,对研发的新技术及时申请专利;其次,从最为熟悉的现浇混凝土成孔芯模领域入手,从正面、模仿、替代、反向和检索5个方向全面考虑对专利的保护,从而衍生出一群专利。
比如,空心楼盖产品领域,邱则有就拥有一张囊括28个系列产品的空心楼盖专利大网,涵盖了这一领域绝大多数的基础和实用技术,包括现浇空心楼盖、现浇空心楼盖的芯模构件和成型工具的制作等多个方面。
“用一个专利难以维权,就用多个专利联合维权。”邱则有曾用26个专利针对一家企业进行维权,“对方一看这架势,没上法庭就自动认输了”。他的这一招被称为专利维权的“群狼战术”。
“对专利申请保护,其实也是技术创新的过程”。邱则有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其产品也不断更新换代,并占据了整个产业链的最高端。
“一流企业做标准,二流企业做品牌,三流企业做产品”,邱则有开始思考,如何将自己的专利标准提升为行业标准。
来源:湖南日报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