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溪县是湘西州的“南大门”,地处武陵山南支余脉,是一个土家、苗、汉等民族聚居的少数民族县,民族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民俗风情多姿多彩,民间工艺更是独树一帜。近来来,在该县县委、县政府对民族文化事业高度重视、有关部门协调指导下,充分发挥民族民间文化的资源优势,本着“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规划,传承发展”的方针,积极整和民间文化资料,大力宣传民族特色文化,广泛开展民族民间文化传承活动,开创出全县民族民间文化事业蓬勃发展的新局面。
科学规划,文化底蕴显活力
实践证明,任何事物注入文化元素,才有生命力,才有发展活力。基于这种认识,泸溪县委县政府坚持“高看一眼,厚爱一层”的理念,始终高扬文化建设主旋律,高度重视,强化措施,注重实效,大力挖掘文化资源潜力,根据历史文化现象与文化常态整理出《盘瓠与辛女神话传说》、《苗族数纱》等资料。随着该县美术、书法、摄影艺术和青少年科技展等一系列文化科技活动地展开,极大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近年来,该县多方筹措资金570万元,兴建了盘瓠、辛女文化广场和沅江西岸的《望江亭》;投巨资修建沅江大道。这为泸溪人们开展大型文化活动搭建了平台,如今,一座美丽、整洁的白沙县城展现在沅江之滨。
队伍壮大,文化硕果挂满枝
随着物质生活的提高,泸溪人民对精神文化生活的要求日益迫切,在文化部门的引导下,一些农村群众组织起了自己的文化队伍。该县的群众文艺团队从三十支发展到现在的八十余支。近年来,群众文艺队伍在全县城乡演出每年达1000余场,丰富了城乡群众文化生活,提高了自身艺术素质。特别是兴隆场镇岩坡村村民马晓勇,从2004年起,组织20人的“世纪风歌舞团”,在全国各地巡回演出,既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又获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为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开了先河。石榴坪兰村和洗溪洞头寨两个辰河高腔剧团的成立,更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辰河高腔的传承和弘扬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2010年编创《盘瓠与辛女》大型情景舞蹈,逐步探索用辰河高腔的形式进行表现,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精心改编集祭祀舞蹈和傩舞于一体的民族舞蹈——苗族《跳香》舞,将其原始音乐进行改编设计,对表现原始农作舞蹈动作适度创新提炼。另还重点打造曲艺节目——苗鼓说唱代表作《岳老子的面子》赶赴全国第四届少数民族曲艺展演,荣获了三等奖的好成绩,青年演员吉林森荣获第四届全国少数民族曲艺展演最佳新人奖。仅2010年一年,该县文艺界与非文艺界共创作文学专著2部,美术、书法、摄影作品170件,歌曲、舞蹈作品50件,共有28个文艺作品获得了各个级别的奖项(其中国家级奖励7个,省级奖励2个,州级19个),得到了专家学者的一致认同,充分展示了泸溪文化形象,树立了泸溪文化品牌,提升了泸溪地域文化的知名度,提高了全县民族文化的影响力。
保护遗产,文化产业大发展
为了使民族节日活动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该县连年组织举办“三月三”、“六月六”、“七月七”、“八月八”、“九月九”、跳香节等民族节日活动,活动规模不断扩大,活动内容不断丰富,群众文化体育活动高潮迭起。
同时,县城的中心文化活动也一浪高过一浪。先后举办了“泸溪金旭杯”青歌大赛、“金旭杯”传统龙舟大赛、“中国湘西·泸溪椪柑节”、“全州青年歌手大奖赛”、“首届民族民间艺术节”、“泸溪县首届群众文艺团队大汇演”、“泸溪县首届盘瓠文化艺术节”等活动,表演了富有当地民俗特色的文艺节目,做到了文化艺术活动“一村一品”,节目多彩多姿、精彩纷呈;开展美术、书法摄影、奇石、花卉、根雕、踏虎凿花、傩面具、苗族数纱、菊花石雕、杨柳石雕等民间工艺品的展销。这些活动的成功举办,为全县民族文化产业的发展,产品的开发创造条件,打下了基础。
此外,对被誉为中国戏曲史“活化石”的辰河高腔和堪称一绝的“踏虎凿花”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了合理保护。县文化局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申报,目前已确定涵盖全县各类文化遗产保护项目达18各门类227个,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的有辰河高腔、踏虎凿花、盘瓠文化、苗族挑花共4个;进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有泸溪傩面具、苗族跳香、杨柳石雕、浦市窨子屋建筑艺术等8个;进入州级名录有解放岩花灯、白沙瓦乡山歌、浦市商贸文化、苗族服饰、湘西木雕、南部土家语、六月年、三月三、筷子舞、谭青云杂病特色诊疗方法等18个;该县全力保护非物质文化传承人,国家级的有辰河高腔代表性传承人有向荣、踏虎凿花传承人邓兴隆;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有梁铁、张启荣等38人。另合水镇还被授予全国首批民族艺术之乡,潭溪婆落寨和良家潭被确定为全州第一批土家族、苗族文化生态保护基地。(通讯员 张宗湖)
来源:三湘统战网
作者:张宗湖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