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统战网3月12日讯(通讯员 黄永件)近年来,汝城县坚持以服务非公企业发展为重要抓手,主动发挥统战优势融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大战场,不断提升服务水平,拓宽服务领域,积极搭建“五大平台”,促进非公企业健康发展。
搭建法律维权平台。着力加强非公经济组织法律维权中心建设,实现了维权中心“有机构、有人员、有制度、有场所”的四有目标,充分发挥维权中心的作用,积极为非公企业提供法律援助,努力维护非公企业的合法权益,帮助非公企业化解矛盾纠纷,解决用地、用电、办证等实际困难。
搭建信息共享平台。县委统战部、县工商联、县商务局等部门联合组建异地商会筹建工作组,全面推进东莞、深圳、广州、上海等发达地区汝城商会组建力度,加强本地企业与外地的联系、沟通搭建有效平台。采取召开工商联主席例会、开展定期走访、强化网络宣传等多种举措,及时向非公企业发布新政策、新信息、新技术,实现信息共享,同时,为企业之间交流互动提供了平台。
搭建银企合作平台。加强与农业银行、邮政银行、建设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联系和沟通,协调组建了中小企业融资担保公司、汝城县小额贷款公司,定期召开银企座谈会,积极协调促进金融机构与企业之间的沟通对接,破解企业融资难题。近些年来,先后召开银企合作洽谈会6次,为中小企业融资20多亿元。
搭建教育引导平台。坚持将非公经济人士的培训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道,通过工商联主席会、执委会和各基层协(商)会、行业分会定期组织学习,并将非公经济人士参加县委、县政府主办的濂溪讲坛形成制度化,近年来,非公经济人士听取濂溪讲坛专题讲座15场次,培训人次700多人次。同时,组织了非公企业主代表到香港、台湾、华西村等地考察学习。通过开展大规模的培训教育,拓宽了全县非公经济人士的视野,坚定了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信心和决心。
搭建科企对接平台。注重加强与高校和科研院所联系,成功促进了中南大学与汝城企业的战略合作,就共建新材料产学研科技创新平台、共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建立人才培养与引进机制等方面达成了长期合作协议,实现了科企的有效对接,提高了县内企业的科技含量,推进了产业的转型升级。同时,深入开展了科技人员联企业活动,引导全县党外知识分子积极投身经济建设主战场,36名党外专家主动与59家企业结对开展技术咨询和服务工作,有力地推进了科技成果和应用技术的转化。
来源:三湘统战网
作者:黄永件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