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常怀“患者”心

来源:三湘统战网 作者:刘让定 彭平 编辑:redcloud 2021-05-26 10:01:54
时刻新闻
—分享—
在湘西州民族中医院的妇科无论是到病房还是在门诊,你总是会听到一个特殊的称谓“二姐”,不管是年青的护士,还是资深的医生,或者是来看病的患者,大家都是这么亲切地叫着。全先翠很喜欢这个称呼,她觉得,这声“二姐”饱含着姊妹一样的信任和感情,这份感情是朋友、是姐妹、更是亲人。
一份爱心 细节最令人心动
妇科的一些检查、手术总让人有点不舒服。在全先翠的办公室,经常摆放着一个装满红糖的罐子,每次给病人做完检查或治疗,全先翠总会亲自给病人冲上一杯暖暖的红糖水,行医34年来,她自己也记不清泡过多少杯红糖水。
“关心病人,不能只放在嘴上讲,要从小事做起,从细处着手,从内心深处关爱病人” 全先翠说,如果站在患者的角度看,不到万不得已,谁会来医院,如果来看病医生还不给好脸色,心里肯定会不高兴。
熟悉全先翠的人,都说她是“精打细算”的人,但病人往往被她的精打细算所感动,因为她是千方百计给患者省钱。她的口头禅就是:病人挣个钱不容易,我们将心比心,要把钱花在刀刃上。这么多年来,全先翠始终坚持看病在有效的前提下尽量开便宜药,她的处方很少有超过100块钱一张的,不仅如此,她还经常“倒贴”。
2013年9月的一天,从凤凰赶来看病中的张女士来到全先翠的诊室,全先翠仔细地询问了病情,看了舌质、脉象,开了处方,病人拿着处方到药房划价32.3元,但是却又上来了,拿着处方犹犹豫豫的问全医生,还可以减点药不?“这怎么可以,这已经是最基本的药了,再减就对你的病不起作用了”,全医生从忙碌中抬起头来,看到病人有点为难的表情,似乎明白了什么,想都没想就放下手中正在给病人开处方的笔,从办公桌的抽屉里拿出100元,“你拿去先把药买了,什么时候记到了再还就是”,没有再多的话,继续给下一位病人开处方、看病,甚至连病人的容貌、姓名都没有刻意记一下,病人愕然了,半天没有反应,现在还有这样的医生?还是一边的病人提醒她两三次,她才一个劲的道谢,眼泪在眼眶里打旋,拿起了钱。这样的事情不知道有多少次了,有的病人没再来了,而更多的病人却提着乡里的红薯、柑橘、鸡蛋来了,带给这位“二姐”医生。
一份责任  有希望就要救
“生命没有贵贱,贫富之分,只要有希望,我们就要治”这句朴实的话道出了全先翠作为医者的责任。那还是1995年的一个夏天,医院的一位院领导,在病房查房时突然大喊:“全医生,快来呀,这个病人不行了”。话刚落音,之间一名中年男子背着一个全身是血的患者来到了妇产科病房,全医生检查病人,子宫胎盘卒中,患者已经昏迷,胎死腹中,血红蛋白3g,并且血流不止,情况十分危急,做手术可能有1%的存活率,不做手术患者必死无疑。
听完病情,中年男子为难了,全身上下只有300块钱,而就医院来说也很难决策,风险太大,同事们都忧心忡忡,全医生说:“谁推,我们也不能推,只要还有希望,我们就不能放弃,生命没有乡里人,城里人的区分。”全医生到收费处签了担保协议,并亲自为患者做了手术,术后发动全科人员捐款,申请血站免费输血。一系列的抢救措施,在全先翠的沉稳指导下,手术顺利完成了,病人得救了。正当全先翠脱下口罩,准备松口气时,只听见“嘭”的一声,那名中年男子双膝跪下,朴实的农村人不会太多的表达,只说了一句“这医生太好了”, “我的命真大呀,碰到了全医生”这么多年来,这位病人逢人就念叨全先翠是她的救命恩人。
一种信念  做个对得起病人的医生
全先翠没有很高的头衔,没有华丽的言语,饱满的谷粒总是低着头,她一辈子只认定一件事:那就是做个对得起病人的医生。   
“技不仅在高,更在德;术不仅在巧,更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全先翠总是说,做医生要树立一种信念,要切实的履行治病救人的责任,要学会换位思考,假如自己是一个身患重病的患者,内心需要很多的安慰,当与病魔作斗争的时候,内心需要很多的鼓励,这时,需要医生用真诚、关爱来抚平。
在全先翠的行医生涯中不仅自己践行着行医为患者的信念,她还言传身教,带出了很多很多地学生,他们成为各处的医疗栋梁,其中乡村医生田蕊还被评为2006年全国优秀乡村医生,2008年奥运火炬手。
如今,全先翠年近退休,那颗常怀“患者”的心没有改变,还将延续,她说“你越贴近患者,你的回报就会越多,逢年过节,数不清的问候、祝福,便是最好的回报”。(通讯员 刘让定 彭平)

来源:三湘统战网

作者:刘让定 彭平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统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