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首市所在的武陵山脉,云雾缭绕,茶叶飘香,一派茶叶丰收的喜人景象,茶农们看到这丰收的成果,无不想起民盟盟员、湘西职院副教授、湘西州茶叶专家雷红松科技扶贫的动人故事。
雷红松与茶学专业有着不解之缘,198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取湖南农大茶学专业,1992年毕业分配到州农校任教,2005年晋升为副教授,2006年获得湖南农大茶学研究生学位。如何将茶学专业服务于武陵山支柱产业的开发,让老百姓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是她实现专业价值的梦想。
从2000年开始,她放弃了家庭温馨,利用教学之余,致力于科技扶贫。一位瘦弱的知识女性,不管夏日炎炎,还是刮风下雨,爬山涉水,走遍了吉首市所有茶农的家中,了解茶叶种植、生产情况。通过实地调查了解,她发现吉首市农村气候湿润,土层深厚,是种植茶叶的黄金地带,但也存在种茶技术落后、茶叶生长缓慢、病虫害严重等问题。她将这些问题写成调研报告并及时向有关部门反映,被州、市就业局采纳,决定对吉首市16个乡镇举办茶叶科技培训班,特别聘请她为村民授课。她针对吉首市农村种植茶叶存在的问题,编成了图文并茂的多媒体课件,采取理论培训与现场指导的方法,向村民讲解茶园的建设、茶树的树冠培育、茶树施肥及病虫害防治等知识,带领学员深入茶园现场解答问题,手把手地传授茶叶栽培技能。村民们听了雷红松的课,都感到通俗易懂,指导性强,效果很好,并纷纷向雷红松咨询科技难题。如吉首市马劲坳镇几比村茶农张才勇,原来没有掌握科技种茶方法,种植的茶叶病虫害严重,导致茶树枯萎死亡,从而挫伤了种茶积极性。通过学习掌握了防止病虫害的技能与方法后,茶叶长势喜人,其种茶规模由2010年的5亩发展到2013年的15亩,实现年收入3万多元,通过科技种茶摆脱了贫困。由于吉首市狠抓了茶叶科技培训工作,2013年吉首市共开发茶园面积18740余亩,可采摘茶园面积5240亩,成为该市农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
雷红松开展科技种植扶贫10余年来,共发放科技资料5000多份,培训茶叶、花卉人员1万多人次,其中培训人员获得国家初、中级茶艺师200余人次;并开展国家、省级科研课题多项,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多次获优秀教师等奖励,被老百姓誉为湘西州科技种植的“传播者”。(通讯员 张芳)
来源:三湘统战网
作者:张芳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