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聚焦】
“真美啊,简直到了世外桃源……”面对风景如画的村容村貌,慕名来到汨罗市白水镇西长村参观的游客不由举起大拇指啧啧称赞。
几年前,在白水镇还广泛流传着这样一句民谣:“有女莫嫁西长村,十户人家九户穷”。那个时候西长村是一个交通闭塞,贫困落后的偏僻乡村,为求出路,很多人都到外面去做卖货郎。“那些年每天担着一百多斤重的货,跑到湘阴那边去卖。”说起心酸的往事,不少村民记忆犹新。
对于西长村来说,2011年是个转折点。这一年,汨罗市委统战部抓住开展“四同创建”的契机,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有实力的寓外乡友回乡投资,建设“同心乡村”。统战部门“做媒”,民营企业家彭双全与西长村“喜结良缘”。
2011年,彭双全投资成立湖南西长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公司成立后,采取公司化运作模式,成功流转农田400亩,林地2200亩,建立了600亩的高产油茶基地和1600亩的名贵苗木基地,共种植各类名贵苗木16万余株。
老人施肥除草,妇女打扫卫生,男人植树修路……村民将田土流转后,又受聘到公司打工,就近就业,实现了公司与农户“赢”。“天天有事做,多的一年可以赚到五六万块,比在外面打工强多了。”正在在苗木基地整枝的介爹正兴奋地对记者说。
建设“同心乡村”,不但要让老百姓口袋“鼓”起来,还要让他们的脑袋“富”起来。为丰富村民文化生活,彭双全投资200多万元建成了高标准的同心文化广场和同心书屋。从此,“想休闲,去跳舞;有时间,去看书”在全村蔚然成风。“去年,村里人均收入已达16600元,这在几年前想都不敢想,”西长村支部书记陈平说,“现在在外面打工的年轻人都纷纷回来了,或者自己发展产业,或者到企业打工,村里的风气越来越好了、环境越来越美了。”
现在的西长村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先后被评为“全国生态文明村”、“中国生态文化村”。
【同心链接】
在“四同创建”工作中,汨罗市委统战部充分发挥统一战线联系广泛的优势,引导非公人士回乡参与“同心乡村”创建,采用“寓外乡友、非公人士回乡投资为主导,镇、村、群众共同参与”的模式,以经营企业的思路来经营农村,通过企业联村、项目带村、资金扶村,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村企共同发展。到目前为止,共引导120多名非公人士参与“同心乡村”创建,成立各类农业合作社200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254家,发展农家乐135家,引进和投资各类项目近200个。西长村、闵家巷村、东塘村、亦仁村等一批“同心乡村”被评为“生态文明示范村”、“生态文化示范村”和“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通讯员 李庆国)
来源:三湘统战网
作者:李庆国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