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血色记忆:与日寇拚过刺刀的抗日老兵

来源:三湘统战网 作者:陈赛军 编辑:redcloud 2021-05-26 10:01:54
时刻新闻
—分享—

三湘统战网4月8日讯(通讯员 陈赛军)资江流经桃江县马迹塘沙湾嘴的这段水域,壮阔而平静。水中养鱼的网箱,江岸绽放的桃花,平坦的水泥大道,彩旗猎猎的农家乐,编织成一幅美丽的乡村画卷。桃江县台办主任陈赛军偕同县孔子学会的老刘,沐浴仲春阳光,走进了沙湾嘴抗日老兵詹如苏的家。

詹如苏老人于1921年7月出生,少年读过私塾,性情刚强。当地有一名武把式,他瞟学过几招拳脚和棍棒功夫,身体壮实,臂力过人。1938年11月,广州黄埔军校迁至成都。詹如苏离家从戎,于1938年12月考入成都黄埔军校军官班15期。

黄埔军校设步兵、炮兵、工兵、通信兵4个科。詹如苏读步兵学科。步兵学科主要授以步兵操典、射击教范以及兵器学、筑城学等,术科有战斗演习、实弹射击、刺杀等。期间,他勤学苦练作战本领,在射击、刺杀等科目方面成绩优秀,为后来沙场杀敌铸就了一身铮铮铁骨。1940年7月毕业后他被分配到国民党第99军197师512团3营8连任见习尉官(排长),当时师长是丁炳权。

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23集团军同日进攻香港。9日,中国政府正式对日宣战,并调集军队反攻广州。日军中国派遣军为牵制中国军队,策应香港作战,令第11集团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指挥4个师、2个旅、3个支队(相当于营)及航空兵一部共12万余人,向长沙方向发动进攻。悍将、九战区司令薛岳奉命迎战。长沙属九战区,詹如苏所在的99军和另三个军是九战区的主力部队。烽火销烟,从此拉开了他人生中的拚搏杀敌的战幕!

提起当年的抗战,94岁的詹老脸色凝重,两眼释放出异样的光芒,64年前的往事在他的轻声叙述中款款回放——

令詹老记忆犹新的是长沙第二次会战,时间起始为1941年9月中旬至10月初,以日军溃退告终。当时,第99军197师奉命警备芦林潭、螃市、廖潭口、沅江、汉寿一带湖防。9月24日,长沙第二次会战日军司令官阿南惟几,指挥日军4个师团强渡汨罗江,全线逼近捞刀河,捞刀河南岸不远就是长沙城。薛岳命令这一线的第99军和其他几个军就地防御,并下达命令:“部队作战,不得后退,擅自后退者杀无赦!”詹如苏所在的八连阵地设捞刀河北岸丘陵地带。他和士兵一起以村落、路口、山地为依托构筑工事。团长杜宗谱亲临前沿阵地督查,查看火网的构成。26日下午,部队正式与日军交火,一时间,步枪“啪啪啪”,机枪“嘟嘟嘟”,炮声“轰隆隆”尘土飞扬,销烟弥漫,遮天蔽日,不断有人倒下。战斗间隙,詹如苏和战友们一起喝凉水、啃干粮。27日中午,战斗陷入胶着状态,炮手、机枪手相继阵亡,士兵子弹、手榴弹打光了,只得拚刺刀了。日本兵一群群地冲上来,中国战士迎头扑上去,搅在一起相互用刺刀捅,一个个都杀红了眼。没有枪声,没有炮声,只有怒吼声和刺刀捅进胸膛的“噗哧、噗哧”声。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鲜血一片片的,尸体一堆堆的。在短兵相接的白刃肉搏战中,中等身材的詹如苏,身手敏捷,他将在军校掌握的防刺突刺本领全用上了,刺倒鬼子10多人。在上千把刺刀的铁血相搏中,已很难分辨双方谁死的人更多。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拼刺,终于杀退了顽敌。而他的一位名叫詹显梅的堂兄,却不幸在这场战斗中英勇牺牲。

1944年,詹如苏参加了衡阳保卫战,战后升为连长。1945年编入刘树仁为师长的新17师。1949年8月,他随部起义,硝烟散尽,解甲归田。

1984年,桃江成立黄埔同学分会,詹如苏被推举为理事,后为联络同学感情,促进祖国统一,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

如今的詹老,住在一所新建的楼房内,在大女儿的照顾下安度晚年。

临走时,陈赛军与詹老合影,老人双手颤抖着,坚持自己系好鞋带,又认真戴上纪念章,站在照相机前,尽力挺直腰板,脸上洋溢耄耋老人的幸福神采。

来源:三湘统战网

作者:陈赛军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统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