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湘统战网6月30日讯 (通讯员 李耀湘) 2015年1月,湘潭被确定为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全市农业现代化迈入新的发展阶段。湘潭县是有名的农业大乡,也是现代农业起步较早、成效比较显著,农业生产社会化、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现代农业技术推广取得显著成效的乡镇之一。而在现代农业领域,湘潭县的非公经济人士成为了领跑的排头兵。 日前记者深入到排头作了一番深入的调查采访。
提起湘潭县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不得不提到县政协委员彭水平和她旗下的春静水稻种植合作社。为全面深入了解该县的现代农业发展的现状和所取得的成效, 再一次采访彭水平时,彭水平以“以前的农民是一种身份,现在的农民是一种职业!我就想安分地扎根在农村。”作为开场白。彭水平出生在湘潭县排头乡本地的一个农民世家,为了跳出农门,高中毕业后彭水平选择了教师这一职业;5年前,她放弃教师的工作回到排头老家,流转了400亩土地当起了职业农民;如今她的合作社通过土地有序流转,目前租种面积8347亩,以“农户 合作社 公司”的形式,盘活了土地,提高了亩产水平,2014年纯收入300余万元,是她当教师时的100倍。
彭水平当职业农民不仅实现了自身价值,合作社每年还为当地提供了1000多个就业岗位,120户入社农户年人均增收8000余元;她还带领帮扶420多户农民种植高档优质稻、每亩增收499元;200多名60岁左右不再适合外出务工的农民每年可在合作社赚到8000-20000元不等的收入。“真是个能干聪慧的妹子,她带领村民致富,大家都喜欢跟着她做事。”、“跟着平妹子一起干,我们种田还是有盼头的,一边照顾好了家里,一边还赚了钱,我觉得很满足了!”,几位在春静做事的农工围着记者说个不停。
从5年前春静水稻种植合作社初创到现在,湘潭县农民专业合作社已发展到目前的57家,合作社经营的土地超过了90000亩;除了大大小小的合作社外,湘潭县种植规模在50亩以上的种田大户还有1500余户、100亩以上的大户530户,以上两上加在一起达15万多亩,占全县77.9万亩水田的近20%。
在如今的湘潭县,绝大部分成片的稻田都加入了合作社或承包给了种田大户,不仅实现了农业生产的集约化、规模化经营,还为农业生产全程社会化服务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大大地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来源:三湘统战网
作者:李耀湘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