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情牵民革 做平凡教书人

作者:民革省直工委 编辑:redcloud 2021-05-26 10:01:54
时刻新闻
—分享—

情牵民革  做平凡教书人

——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汤长发教授

虽然我们早闻汤长发教授之名,却从未谋面。那天约在体育学院大院里与汤老师见面。先生至少一米九高的个头,身作黑色间灰竖条纹西服套装,身清瘦,发稍乱,神情凝重,眉头紧锁,一路上先生仍不苟言笑。这就是我们对将要采访的学校——体育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汤长发教授的最初印象。

在随后的交流采访中,我们才知道他是民革湖南省委常委,民革省委省直属工作委员会副主任,民革省委科教文卫委员会副主任,民革湖南师范大学主委。

他是运动生理学科研战线的一员“老兵”,从风华正茂到即将花甲之年,把几十个寒暑、人生最宝贵的青春岁月都献给了他挚爱的科研事业。

他,先后主持了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湖南省社会科学基金等多项重点科研项目,多次在国际知名学术期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

他,德高望重,身兼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湖南省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等诸多头衔,却始终如一地以谦和、淡泊名利的态度处之。

他,将大量的心血和汗水倾注在学生身上。培养出的科研人才,不少工作在国内许多知名大专院校和研究院所的教学科研与领导岗

位上,成为运动生理科研前线的骨干和栋梁。

他,就是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肌肉生理研究室教授、博士生导师汤长发老师。

一、心系民革,勇于担当

汤老师2008年加入民革,后来担任民革湖南省委常委期间自觉学习、研讨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发展的历史,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各次全国代表大会精髓精神,用先进政治思想武装自己的头脑,不断地锤炼自己,促进自己快速成长、成熟、成功。就是这样只知付出不为回报的努力,在“富民强省作贡献,我为民革添光彩”活动中汤老师被评为优秀基层党务工作者。

汤老师表示作为一名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党员,时时都应该以优秀党员的标准严于律已,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党性修养,促进政治思想觉悟进一步提高,争取作一名更加优秀的民主党派人士,发挥积极参政议政作用,成为能经常反映社情民意、心系社区民情的绿色通道的工作者。在参政议政工作中,汤老师积极提交有利于社情民意的提案。在2013年省重点督办提案“关于改善湖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的提议”被评为省优秀提案。

同时汤老师积极参与纪念湖南民革成立60周年和纪念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的系列活动,积极撰写提案促进开展湖南抗战老兵的搜寻、慰问工作,“希望为在抗战过程中付出了鲜血的老兵给予关心和照顾,呼吁社会对抗战老兵的生活救助,”汤老师说,为了积极推进湖南省内抗日的墓葬、纪念碑、纪念馆的修葺、重建和保护工作,“湖南省民革在岳王庙建议建立73军抗日纪念馆和爱国教育基地,收集抗战历史文物,修复抗日纪念碑文,供奉英烈灵位,清明节组织祭扫。走访帮扶困难的抗战老兵,开展湖南抗日历史的研究。”汤老师说。

汤老师经常组织并带领学生赴武陵山区开展医疗和教育三下乡活动;看到贫困地区的孩子读不起书,汤老师踊跃参加社会上各项慈善捐赠活动,为贫困地区捐款。希望这些微薄之力能够给社会带来些善意,给贫困地区学生们多带来一些温暖。

二、面对“肌肉生理”,勇于担当

汤老师于1983年从北京体育大学基础理论专业毕业后一直在湖南师范大学校园里,默默耕耘,从事他热爱的肌肉生理研究。

谈起肌肉生理方面的研究和发展趋势,先生如数家珍:“在国内外,运动生理研究取得了很多的成果,比如在体育锻炼与青少儿体质方面,汤老师采用覆盖式纵向研究法对青少年的心泵功能等进行研究,揭示了青少儿静息心输出量的年龄、性别特征,弥补了当时体质研究的不足,为我国体质研究提供了宝贵的资料;“体适能的监测与训练及机理研究”获2012年湖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在骨骼肌生理生化方面,“我国学生体质健康有氧能力和肌肉力量监测指标的有效性”获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九届大学生论文报告会一等奖。“五重型阶梯式体育教育国家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获2013年湖南省教育厅教学成果一等奖。

面对我国肌肉生理研究与国外的差距,在王步标教授等老前辈的组织和领导下,汤老师和他的同事迎头赶上,用了几十年的时间,坚持战斗在运动生理研究的一线上,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推动我国运动生理学的发展做一定的贡献。时光荏苒,现在先生已是湖南省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

回想一路走来的艰辛努力,汤老师历历在目:“以王步标教授为首,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才有了今天的肌肉生理,肌肉生理可以说是三十多年的积累和许多人不懈努力的结果。正是在这种努力和积累下,成果显著。为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各专业特别是运动人体科学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这些年来,汤老师主编《运动生理学》、《运动生理学实验》等6部;及参编《运动生理学》、《健康体适能》等教材10部;出版专著《人体生理学实验指导》、《青少儿增高与减肥》、《运动处方的理论与应用》等20部;发表论文140余篇,其中A类近30篇。

三、培养学生,尽心尽力

每当别人问起汤老师如何培养学生时,:“我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教育理念,也没有那么高的觉悟,主要是敬业和付出,如果说有的话,我的理念都是 ‘教书育人,师者天职’。从走上讲台那天起,三十余年来,我有什么事一直坚守着,那就是始终把这八个字刻在心板上,并身体力行之”。当我们问及先生几十年教育生涯的心路历程时,先生如是回答。

三十多年来,汤老师承担过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各层次的教学任务,在教学中始终坚守教育理想。他常引用北大校长蔡元培的名言与同事们交流:“教育是帮助被教育的人,给他能发展自己的能力,完成他的人格,于人类文化上尽一份子的责任;而不是把被教育的人,造成一种器具,给抱有他种目的的人去应用”。汤老师也常说:“作为教师,首先要树立的就是对学生的高度责任感,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审慎,得时刻关心学生的成长。教书就要教真知,育人就要育真人。” 汤老师对学生的培养是细致的。有的学生从农村来,对于计算机知识了解少,汤老师就安排老生手把手地教,从最基础的知识教起;有的学生在检索文献、准备开题报告过程中,由于经验不足,只知道机械地收集,汤老师就与他们一起分析文献,帮助他们去伪存真、分析文献中心意思,不仅如此,在开题报告会中,先生还让他们亲自提出意见,互相交流;在实验中,汤老师一面细致严格地为学生把关,保证试验方法正确,一面鼓励他们要“勇于实践、多做实验,不怕失败”。但汤老师并不会包办学生的一切,使学生成为简单的执行者,相反,汤老师非常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汤老师常说,“不能完全手把手教学生,那其实是限制了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老师要在学生科研进程的每一个关节点上,对学生有所掌握和指导。”

汤老师所教授的课程大多属理科,且专业性很强,对于文化基础相对薄弱的体育生而言,尤其难窥堂奥。于是在教学中,汤老师孜孜以求学生们易于接受而终身受益的教学方式,深入浅出,循序渐进,循循善诱。先生不断反思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总结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四位一体立体交叉融合法”。即,融讲授、演示、案例、讨论于一体,图文并茂,声色兼施,注重启发,不断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与合作下积极开展自主探究,把单纯的“记诵之学”转变为基于“师—生”及“生—生”合作探究的研究性学习。事实证明这种教学方式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汤老师的课几乎从来不会有同学请假,更别说逃课了。”潘丽同学笑着说:“他上课声音洪亮、逻辑性强、思维清晰、幽默风趣。我们以前望而却步的课本知识,在汤老师的课堂上变得妙趣横生起来。在汤老师的课堂上,我甚至都觉得自己已然成了一名研究者了。所以汤老师的课堂,让我们学会了思考。”潘同学还说汤老师不仅传授课本上的知识,还注重引介最新科研理论与成果,常常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和研究心得,让同学们真切的感受什么是做研究,也让同学们体会到做学问的酸甜苦辣和冷暖人生。

理想的教育,或许期待教育者与被教育者之间建立起彼此亲熟的朋友关系,这样才便于心灵的交流和人格的感染。先生与学生的交往总是从多个维度开启的,既有老师的担当,又倾注了朋友的关怀,总之贯穿其中的都是真爱与真情。唯其如此,方能感染学生,深入人心。体育学院刘老师既是先生的学生,后经先生举荐硕士毕业留校,又成了先生的同事,更是挚友。刘老师袒露,自己无论是教学、科研还是为人处世都深受汤老师的影响。

除了在业务上对学生严格要求,汤老师还十分注意培养学生扎扎实实做学问的品格。他常常搜集一些老科学家、回国留学者的先进事迹,教育鼓励学生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将来报效祖国。在学术道德上,汤老师常常举一些弄虚作假的反面典型来警示学生,还根据现在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的特点,注重对学生团队意识和合作意识的培养。

汤老师不仅在德才方面严格要求学生,还在生活上给与了学生许多人文关怀。对于生病或生活困难的学生,汤老师给学生发放现金补助;对寒暑假很难回家的学生,汤老师也会尽力帮忙。通过及时了解学生的困难并为他们排忧解难,使他们能更专心地投入到肌肉生理研究中,是汤老师最大的心愿。

提到自己的学生,汤老师满是自豪地说:“我已经培养了近一百名硕士生和十几名博士生,其中有的在我这读完硕士又到其它地方培养后,分配到全国各院校和科研单位,并成为科研队伍中的佼佼者。”汤老师还谈道,他学生撰写的毕业论文曾多次评为优秀学位论文,而在问及汤老师在其中的功劳时,汤老师很谦逊地说道:“我没有什么,主要是我们湖南师范大学的学生本身素质是过硬的,加上学生又刻苦努力,他们取得这些成绩是必然的。”

四、对待自己,心系工作

肌肉生理研究领域取得如此丰硕的成果,与汤老师几十年如一日地试验研究、孜孜不倦地探索精神以及心系工作的信念是分不开的。

谈起自己,汤老师一语带过:“我其实很简单,并没有什么突出的,更谈不上惊天动地。我倚靠的就是勤奋、起早贪黑,和大家共同完成了一些工作而已。”汤老师至今仍然保持着每天六点半起床工作的工作习惯,就连午休时间,有时也被他“挪作他用”。有时干脆就不回家,简单地吃饭休息后,就直接继续前面的工作。汤老师还说,“这样没什么不好,可以和学生们打成一片,能多了解教育他们。”

在汤老师的感染下,“每天工作八小时,每周工作六天”,成为了肌肉生理研究室的所有课题组的一种习惯。每次谈到现在的老师和学生的学术面貌,汤老师十分欣慰地说道:“现在晚上十点前,实验楼常常是灯火通明,大家都在努力工作,专心做实验。说是八小时工作制,许多老师和学生却会工作十几个小时。”刘老师还跟我们说:“汤老师同时还担任湖南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副院长,主管教学工作。汤老师在工作中,有计划、有设计、有布置、有要求、有跟踪,注重过程和结果,务求每一项工作都能取得实效。“老师对大家提出的问题不拖延、不推脱,能做到认真研究、努力解决。公平对待每一位老师,尊重专家、教师,听取他们的要求和意见,虚心听取他们的想法,调整自己的工作思路,不因人废事。”

汤老师不仅在工作习惯上为人称道,而且在科研教学上一马当先。比如,在每次新课题的实验过程中,汤老师常常要亲临第一线进行指导,带领学生调研文献,并告诉学生这些文献的亮点和不足。就是靠这样一次次手把手的指导和教育,学生才逐渐明白了汤老师的良苦用心,收获了许许多多的关于调研文献的心得和感悟。

在科研教学上,汤老师勤奋执着,一切以学生和科研为中心,然而,对于自己的个人生活,他却朴实无华,时时不忘学生和科研。汤老师因工作需要,常常要外出参加一些学术会议和科研活动,有时为了节约时间,不耽误工作进程和指导学生,不顾自己的身体,经常是当天坐飞机去,当天就回来。当被问起自己的业余生活时,汤老师说道:“过去年青时有很多爱好,打球、围棋、扑克。随着年龄的增长,工作的繁杂,这些爱好渐渐地,放弃了”此外,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工作上的汤老师,最觉得对不住的,是他多年相傍在旁的妻子和女儿。“总计划和老伴出去旅游,可是总是提不到日程,只能搁浅。做科研、培养学生,即使我起早摸黑的干,还是觉得时间不够,我实在是没办法满足我妻子的愿望。”汤老师说道。

汤老师就是这样一个人,不辞辛苦,勇于担当;不计名利,尽心尽力;不图享受,心系工作,无怨无悔地将心血和汗水倾注在他终身热爱的肌肉生理研究事业和新一代科技工作者上。

作者:民革省直工委

编辑:redcloud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统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