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校从完善机制、注重培养、选拔使用、加强服务等几个方面入手,切实加大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夯实了统战发展的人才之基,一批年富力强、德才兼备的优秀党外代表脱颖而出。
一、注重完善机制,为党外代表人士脱颖而出“铺路子”
一是学校党委重视。在学校党委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我校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明确规定:党外干部的培养教育应纳入学校整体干部培养计划;确定校、处(学院)两级领导班子的后备干部时,应将具有潜力的党外代表列入培养考察范围;从多党合作的高度,积极主动培养党外干部。
二是注重统筹协调。在学校党委统一领导下,组织部、统战部各司其职,有关责任部门共同参与,从而形成整体合力,实现目标上有机衔接,在政策上统筹考虑,在责任上同步落实,工作上协调推进。
三是建立长效机制。学校组织统战部门有针对性地将党外代表人士队伍建设的好做法固化为制度,并不断完善,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制度推进落实,使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各项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
二、注重培养锻炼,为党外代表人士健康成长“搭台子”
一是认真开展教育培训。学校着重在理论培训和思想政治教育上下功夫,结合党外代表人士的特点,采取长期与短期、内训与外训、走出去和请进来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多层次推进党外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学校每年选派党外人士或党外政协委员3—5人次参加上级党校、社会主义学院举办的各类培训班。同时学校党委坚持在实践中识才育才,积极安排或推荐党外干部挂职锻炼。
二是引导干部做出业绩。我校1994年以来便坚持在党外人士中开展“一协一立”活动,涌现出了一大批学校教学、科研、管理骨干力量的民主党派成员。在科研立项上,仅2015年我校获得的20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党外人士有8项,占40%。国家级自然科研项目立项共67项,其中党外人士有21项,占31.13%。
三是精心组织专题调研。近年来,各民主党派支部对党和国家的方针制订、决策出台、以及问题应对等进行多项专题调研。影响社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行了多项专题调研。如2011年,民革湘大支部主委贺鉴受邀参加由中央统战部原部长杜青林主持召开的“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发展思路和方向”课题调研,并作专题发言,受到好评。
三、注重选拔使用,为党外代表人士施展才华“架梯子”
一是努力做好实职安排。坚持以政治过硬、群众认可和成绩突出为标准,对党内党外干部一视同仁、充分信任,及时将优秀的党外人才向各领域举荐输送。目前,经我校推荐、公选或输送的党外代表人士中,现任民主党派主委2人,副主委4人,其他领域正厅级1人、副厅级3人。在校现任副校长2人,处级干部23人,占在校处级领导干部的10.3%,教学院(部)一把手中,党外代表人士有6人,占26.1%。
二是积极做好政治安排。在各级人大、政协换届时,学校主动与上级主管部门联系,积极选送优秀党外干部进入人大、政协组织,鼓励与支持他们参政履职、发挥作用。目前,学校共有全国政协委员1人,政协常委4人;省人民政府参事2人。
三是加强后备干部储备。为了使党外干部培养选拔有源头“活水”,学校统战部门不断拓宽选人渠道,每年从新进的教职工中有计划地培养党外干部。同时,学校统战部门要求各二级学院党组织定期向统战部门推荐党外干部,有意识地发现、培养、举荐党外优秀干部。
四、注重服务管理,为党外干部成长成才“压担子”
一是明确管理责任。学校实行分层管理,明确责任主体。统战部门充分发挥牵头协调作用;组织部门将党外干部纳入学校人才建设的大盘子;党外干部所在单位党委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党外干部所属党派努力提高自身建设水平。
二是实行跟踪管理。明确学校领导每人联系2至3名党外后备干部,与他们主动交友,及时掌握后备干部的思想、学习和工作情况,积极为他们提供学习、考察、锻炼的机会。
三是丰富管理形式。针对民主党派的特点,探索运用民主评议、述职述廉、定期考核、诫勉谈话、激励奖惩、正常退出等方式进行管理。建立健全党外代表人士数据库,加强动态管理,提高科学化水平。
作者:中共湘潭大学委员会统战部
编辑:redclou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