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验交流|沅陵:推行“五共五力” 促进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

来源:三湘统战网 编辑:李璐 2023-08-23 08:45:34
时刻新闻
—分享—

WechatIMG7644.jpeg

沅陵县太安社区是湖南省占地面积最大的易地搬迁安置区,共安置1389户5320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口2432人,来自全县20个乡镇187个自然村。

近年来,沅陵县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着力在太安社区推行“五共五力”做法,聚焦产城共融、岗位共拓、乡风共创、服务共享、党群共建,促进各民族深度交往交流交融,推进基层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

聚焦产城共融,着力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根基。发展是解决民族地区各种问题的总钥匙,也是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必然要求。沅陵县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制造等“六大临港产业链”,将后扶产业统筹纳入,融合发展,让搬迁群众进城有就业、能致富。对18个特色产业项目追加投资,直接带动237户808名搬迁群众增收。建立专业合作社733家,实行山林田土资源租赁、矿产到户资金入股、参与劳务用工收入、电商合作消费帮扶、金融互助产业分红、农家乐旅游合作等六种利益联结方式。打造集蔬果种植、休闲观光、综合批发、冷链物流于一体的太安现代生态农业产业园,搬迁群众通过入股分红、务工增收,实现了产城共建,成果共享。

WechatIMG7645.jpeg

聚焦岗位共拓,着力凝聚民族团结发展合力。“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离不开各族群众,尤其是民族优秀人才的参与和努力。沅陵县在太安社区积极开展人才育送,拓展就业增收渠道。大力实施“订单式”“定向式”招聘,实现外出务工5383人。在全国首创“帮扶车间”,186名搬迁群众稳定就业。大力实施“订单式”培训,分类开展劳动预备制培训、定向定岗培训、以工代训,培训1019人次。建立健全就业需求、岗位供给和稳岗服务“三张清单”,设置服务窗口,为搬迁群众提供就业、培训、社保等综合服务。结合个人就业意愿和实际情况,推荐搬迁群众到县工业园、扶贫车间、物业公司、社区公益性岗位实现就业。

WechatIMG7646.jpeg

聚焦乡风共创,着力构筑民族团结精神家园。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沅陵县在社区建设中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文化共融”工程”,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活动,召开“屋场会”,建设“乡愁馆”,既为搬迁群众留住“怀景怀乡怀味”的乡愁记忆,又激励大家在感恩中共创美好生活。组织开展孝亲敬老等评比表彰、“太安杯广场舞电视大奖赛”等活动,丰富搬迁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组织“政协委员送法进社区”及送教上门、免费义诊等系列活动,不断拓展社区医疗卫生、治安司法、教育文化等服务功能,引导搬迁群众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历史观。

聚焦服务共享,着力促进民族团结走深走实。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服务共融”十项工程,升级就学、就医、交通、物业、权益保障等十项服务,营造安居乐业的嵌入式居住环境,切实提升了搬迁群众幸福感和满意度。以“一拆二改三清四化”为总抓手,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十大行动,持续开展治垃圾、治水、治厕、治房、治乡风等“五治”工作,对标“五美”乡村格局,统筹34个安置区规划布局,示范创建一批“美丽安置区”,打造点上精致、线上精彩、面上精美的乡村风貌。太安社区获评全国“十三五”美丽搬迁安置区。

聚焦党群共建,着力健全民族团结治理体系。在太安社区建立党总支,在乡镇33个安置点设立党小组和村民小组,在全县34个安置点派驻乡村振兴帮扶工作队,按照“双线模式”实施针对性管理,及时与居民面对面,了解实际情况和困难,化解各类矛盾和纠纷,形成搬迁党员带头、搬迁群众参与的有效管理模式。健全领导干部专抓后扶工作的联席会议制度和责任体系,建成网格2160个、微网格8560个,打造“村居+网格长+微网格长”的党建引领机制。全面落实党员干部“五个到户”帮扶措施,对全县4534户17047人搬迁户落实结对帮扶人,实行网格化管理,加强监测帮扶,筑牢防返贫底线。通过引领社区居民团结一心、自我管理、自我奋进,从而加强对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关系的认识,构筑起牢不可破的中华民族共同体。

来源:三湘统战网

编辑:李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统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