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吉首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党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积极引导全市统一战线投身乡村振兴,助力“三农”发展,重点推动“万企兴万村”、同心美丽乡村创建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截至目前,已有76家民营企业与55个村结对共建,实施兴村助农项目81个,在全市乡村振兴事业中彰显出统战力量。
矮寨镇幸福村。
坚持党的领导,部门联建“筑同心”。吉首市坚持把“万企兴万村”、同心美丽乡村建设作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促进“两个健康”的重要战略抓手。市委常委会12次专题研究部署相关工作,统战部、工商联具体抓好落实,制定了《吉首市民营企业参与“万企兴万村”乡村振兴行动实施方案》和具体任务清单,常态化到相关乡镇及村(社区)开展同心美丽乡村调研指导,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统筹调动民盟吉首市基层委员会、市个协、市新阶联、企业商协会等力量积极参与,积极开展村企结对、消费帮扶、回报家乡等专项行动270余次,有效构建起党委政府主导、统战部门牵头、统战成员参与、乡镇街道和村社区支持的联建“同心”格局。
己略乡夯坨村茶园。
锚定产业振兴,典型引领“促同心”。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需求导向,立足吉首市农村发展实际,支持、协调相关企业根据自身优势和发展愿景与乡村实现精准对接,助推“万企兴万村”、同心美丽乡村建设落地见效。马颈坳镇隘口村不断拓展“茶叶+”产业链、“支部+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累计开发茶园2万亩,人均纯收入达3万元以上;新湾村采用“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模式,试行“鱼菜共生”、石蛙养殖项目,村集体经济收入攀升,发展前景看好;河溪镇张排村探索“公司+村集体经济+乡村游”模式,形成“葡萄产业+月亮岛休闲游”的乡村振兴之路,年接待游客量超过30万人次,美丽风光变身“美丽经济”;石家冲街道通过“街道主导+村集体资源入股+招引社会资金”的模式,在寨阳村率先启动乡村振兴示范园暨“峒河花岸”项目工程建设,推动花卉苗木产业与美丽乡村游深度融合。
民盟吉首市基层委员会送医下乡活动。
着力引才聚智,凝聚力量“献同心”。做好筑巢引凤、雪中送炭、牵线搭桥等服务工作,努力实现双方互利共赢。市工商联联合吉首农商行在全市范围内对77家农业企业和合作社发放涉农贷款、信用贷款480余万元。市侨联邀请近20家国际商会、海外侨社团开展文化交流和帮困助学活动,三年来累计捐赠20万元。民盟吉首市基层委员会组织医生、科普人员到全市50余个村(社区)开展普法强基法律宣传暨医疗义诊进基层活动近百余次。市个协为会员提供法律咨询2000余人次,受理案件175起,调解纠纷200余起,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千万元;与农商银行合作开设“福祥·互助贷”项目,累计发放普惠型中小微企业贷款5.95亿元,中小微企业综合融资成本下降0.6%。市新阶联深入开展“寻美吉首·相约吉首”——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助力吉首旅游发展主题活动,创立5支“民新汇·共同行”品牌诚信联盟服务队开展特色活动50余次;阳明明、王小燕、时节海等直播网红达人帮助30余个村直播带货,帮助村民解决湘西黄金茶、金秋梨、葡萄等农产品销路问题,增收600万元左右。
六合同风春色俏,八方共聚统战功。乘着春风出发,吉首市统一战线将以“万企兴万村”、同心美丽乡村建设等统战品牌工作为犁助力乡村振兴,在田畦茶园播撒、在山村苗寨耕耘,用心用情用力为乡村振兴的锦绣华章涂抹上更为靓丽的同心色彩。
来源:吉首市委统战部
作者:杨鑫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