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经验交流|江华:为学生播下文化传承的种子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李璐 2024-05-07 11:02:49
时刻新闻
—分享—

“长鼓舞起来,瑶歌唱起来……”永州市江华瑶族自治县大圩镇第二小学校园里,伴着瑶族音乐,长鼓舞社团的孩子们欢快地跳起了民族舞蹈。

江华瑶族自治县被誉为“神州瑶都”,这些年,江华县充分发掘当地风俗、歌舞、瑶族童谣等民族文化,推进具有民族特色和本地特色的本土课程建设,将特色课程纳入到社团活动中,为“双减”提质增效。

“苦瓜已经洗好了,可以拿去切段了。”江华县沱江镇第一小学校园烹饪室里,烹饪社团的孩子们娴熟地将苦瓜清洗、切段、挖空、酿心、入锅,不到20分钟,一锅香喷喷的“江华十八酿”出锅。

“这是我们的瑶族文化特色课程,让孩子们在制造、品尝美食的过程中传承瑶族文化。”沱江镇第一小学校长黄兴华介绍,目前全校共有1900多人参加课后服务,特别是瑶歌、长鼓舞、武术和“江华十八酿”等社团,参与的孩子达100人以上。

图片

自“双减”工作开展以来,江华县各学校不断优化课后服务建设,打造瑶族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特色社团,开设了一系列具有瑶族文化特色的课程,构建具有浓郁瑶族文化特质的课程体系。

在沱江镇第五小学,学校将地下车库改建成“童创未来馆”,作为让孩子大显身手的创意地,开设了活字印刷非遗手工等6个非遗文化手工特色社团。

“在这里,能系统地学剪纸技术,看到一张张纸在自己的手上翻飞,变成各式各样的图案,很有成就感。”该校六年级学生潘寒香讲,学校开设了妙剪生花纸艺社团后,她第一时间报了名,一有空就来“童创未来馆”学习剪纸,很快她的剪纸技术有了明显提升,还成为班上小有名气的剪纸小专家。

“我们这里有瑶族传统文化的‘富矿’,将瑶族文化融入课程,开设社团,正是我们发掘这笔宝贵财富的一种方式。”江华瑶族自治县教育局负责人表示,目前江华已经打造出长鼓舞、瑶锦、舞龙舞狮、竹竿舞、足球等一批江华特色课程和社团,许多学校都将瑶族特色的课程融入到社团活动中,推动了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图片

“现在农村会瑶族织锦的少,瑶族织锦技艺面临失传,聘请瑶族织锦艺人进校园教授孩子学习瑶族织锦,可以让孩子们对非遗文化产生兴趣。”涛圩镇中心小学校长讲,学校建立了“瑶族织锦”“瑶族山歌”等特色社团,今年还特地聘请瑶族织锦民间艺人罗雪娥教授织锦社团的孩子学习瑶锦的技巧。

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校还将孩子们织成的瑶锦,制作成手工编织包、发夹等,作为奖品发放给学生,推动特色文化课程的开展。

大石桥镇中心小学紧挨着瑶族织锦传承村井头湾村,为推动特色文化课程建设,学校将老校舍改建成了乡情馆,搭建了10间瑶族织锦室,从村民手中回购了10台老式织锦机,聘请瑶族织锦艺人来校授课,为学生讲解瑶族织锦的历史文化,传授瑶族织锦的传统编织技巧。

通过这一举措,该校解决了学校无专业老师的难题,为推进学校特色课程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图片

除了将民间艺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请进校园,江华县也充分挖掘本土教师专长,带动学生学习瑶族传统文化。

江华县河路口镇关水阁完全小学是一所“上伍堡”平地瑶族聚集的学校,该校教师李谋燕是土生土长的“上伍堡”平地瑶族人,从小就学习瑶拳。2020年,学校选定李谋燕为校园文化主创人员之一,将瑶拳作为校园特色文化,学校利用大课间,让每一位孩子都参与到瑶拳学习与传承中来。

“这两年,瑶拳成为孩子们最喜欢的课程。”该校校长李贻跃表示,学校助力了“上伍堡”瑶族文化在课程中“活态”传承。

“我们把民族特色课程作为学校校园文化、学校品牌建设的重要内容打造,全面提升了学校内涵,强化了民族团结教育,未来将继续推进,促进江华教育高质量发展。”江华县教育局相关负责人说。

来源:光明日报

编辑:李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统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