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湖南4人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李璐 2025-07-29 19:37:14
时刻新闻
—分享—

2025年7月29日,第六届全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表彰大会在京召开。会上,100人获得“优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称号。来自湖南的陈邦、晏周、李稳根、王心亮四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荣获这一表彰。他们涵盖医疗健康、消费零售、高端制造和餐饮服务等领域,以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径,进一步激励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坚定理想信念、保持发展定力、勇担时代重任,凝聚起团结奋进的强大力量。

陈邦:光明事业的“普惠医疗先锋”

陈邦,这位1965年出生于湖南长沙的企业家,自2003年创立爱尔眼科以来,带领集团成长为全球眼科医疗领域的标杆,其个人亦因卓越贡献屡获殊荣,包括三届“中华慈善奖”及“第二届新湖南贡献奖先进个人”称号。

“创新驱动,科技爱尔”是陈邦为爱尔眼科赋予的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持续推动眼科医疗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构建了具有全球范例的“多院、多所、五站、五中心、五基地、一平台”一体化医教研创新平台,专注前沿性、原创性的眼科学术研究。截至2024年底,爱尔眼科旗下医疗机构已覆盖全球,达968家(中国内地805家),员工超5万人,营收突破209.8亿元,纳税11.8亿元。

“以爱心致力于人类的眼健康”是陈邦的初心,通过开创“交叉补贴”模式,全面开展防盲治盲工作,帮助弱势群体。集团发起成立爱眼公益基金会,开展“精准脱贫光明行”等一系列慈善光明工程,公益项目覆盖31个省市区及部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公益投入金额约21.35亿元,科普教育近2亿人次,实施各类眼病资助约200万人次。其中“一带一路光明行”及“澜湄光明行”让中国眼科医疗技术的温暖惠及世界。

晏周:零食连锁的“万店掌门”

1.6万家门店、16亿人次年客流量——38岁的晏周用八年时间创造了商业奇迹。他秉持“成为人民的零食品牌”的愿景,以“薄利多销”服务普通百姓,通过其创立的鸣鸣很忙公司旗下“零食很忙”与“赵一鸣零食”两大品牌,真正把平价零食店开到了老百姓家门口。

鸣鸣很忙公司注重创新,自主研发微信小程序会员系统、食品安全公示系统等,实现全链条数字化转型。企业拥有13项各类专利及19项软件著作权,其创新价值与增长潜力备受资本青睐,最新估值达105.4亿元,是湖南省重点上市后备企业。

截至2025年3月,全国门店数量突破16000家,不仅成就行业首个“万店品牌”,门店规模更稳居全国第一。2024年公司总营收高达555亿元,综合纳税8.9亿元。这个85后企业家证明:下沉市场不是低端市场的代名词,而是内需增长的新引擎。公司还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设立“小橘灯儿童关爱计划”,向多地儿童捐赠物资,捐款捐物价值250万元。近三年为华容洪灾、海南风灾、甘肃地震等累计捐款捐物逾1300万元,公司全国门店更直接创造了超过12万个就业岗位。从市井零食铺到万店连锁巨舰,晏周带领鸣鸣很忙,诠释着新时代民营企业家“优秀建设者”的深刻内涵。

李稳根:电力电子领域的“技术攻坚者”

“没有落后的行业,只有落后的技术。”湖南福德电气董事长李稳根用397项专利印证了这一理念。2014 年,李稳根怀着深厚的家乡情结,回到桃江创办湖南福德电气有限公司。他敏锐洞察到电力电子领域发展趋势,毅然投身其中,开启了一段创新与突破的征程。在李稳根的带领下,福德电气专注于电力电子高端装备成套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与湖南大学等高校开展深度产学研合作,掌握了一系列关键技术。例如,在舰船智能测试负载系统、电力系统中性点接地保护装置等各类新型智能制动系统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已授权发明专利81项,实用新型专利307项,外观专利9项。公司还建立了院士工作站,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强大的智力支持。

这位“技术型企业家”,同时担任桃江千工坝村第一书记,五年间累计捐赠超1000万元用于教育、抗疫等公益事业。发挥自身行业优势,助力乡村振兴电力改造,在湘西、郴州等地区完成127个行政村电网智能化改造。在他的带领下,这家员工不足百人的“小巨人”企业,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9779万元,纳税656万元,用实干诠释湖南民营企业家在科技创新和社会责任方面的担当。

王心亮:市井烟火中的“温情守望者”

连续12年宴请环卫工吃团圆饭——王心亮用最朴素的行动诠释企业家责任。2009年王心亮创立“佳尝便饭”,秉持生态品质美食理念,采用原味裸烹传统工艺,打造透明厨房,赢得消费者青睐,品牌被 CCTV4《走遍中国》专题报道,还被获评“全国先进个体工商户”。同时,他带领团队取得五项实用新型专利,为餐饮行业创新发展贡献力量。

在社会事务上,王心亮同样发光发热。作为交警、消防、税务形象监督员,他认真履职,助力提升行业形象与服务质量;担任社会禁毒协会副会长,积极帮教戒毒人员;兼任派出所首席调研员,化解邻里纠纷;作为浏阳河企业河长,守护河流生态。此外,他还积极参与第三方调研,成功化解信访积案。在公益事业上,王心亮始终身体力行。自2009年起,他资助700多名学子,捐赠图书等物资和现金超221万元;连续12年宴请1400 多名环卫工人,发放物资超50万元;积极参与抗洪抢险、帮扶助残等公益活动,捐款捐物达 98.1 万元。因其突出贡献,王心亮荣获“湖南好人”等多项荣誉。

这位自称“炒菜师傅”的企业家,用15年时间证明:个体工商户同样有大担当大作为。

四位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虽然行业各异、规模不同,但都印证了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是我们自己人”的重要论断,为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了鲜活的湖南注脚。

这场表彰不仅在于肯定优秀个体的成就,更在于彰显国家对民营经济的高度重视,激发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创业创新热情,为民营经济健康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如今,湖南民营经济正经历从“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深刻转型,这样的企业家群体,正成为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的中坚力量。

来源:新湖南客户端

编辑:李璐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统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