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发展和非公有制经济人士健康成长是重大经济问题,也是重大政治问题。”这一重要论述为新时代民营经济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长沙牢牢把握促进“两个健康”工作主题,积极打造以“星商之声”为平台、“星商学”“星商说”“星商通”“星商夜话”等系列品牌活动为支撑的“1+N”星商服务体系,通过制度设计、系统服务和生态培育,将科学理论转化为生动实践,“星商”品牌辐射带动效应显著,有效激发了民营经济创新活力。
立举措创新之基,构筑“政企协同”服务体系。实现非公有制经济的健康发展,关键在于激发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基于这一认识,我们着力推动以企业家为主体的服务体系创新,落实“自己人”的政治定位,激活“主人翁”的主体意识。推动身份重构。支持引导10余位民营经济人士发起成立星商之声企业发展服务中心(简称“星商之声”)。创新构建“企业家互助服务”机制,探索“企业家服务企业家”路径,推动民营企业家从被动接受者向经济治理的积极建言者转变。强化业务监管。发挥工商联助手作用,指导“星商之声”规范运行,突出自我管理,帮助民营经济人士加强自我学习、自我教育、自我提升。实现政企协同。改变传统服务模式中“政府端菜、企业用餐”的单向供给困境,联合“星商之声”常态化举办各类特色活动,构建“有为政府+有效市场”的政企协同共治新格局。
赋服务升级之能,破解“供需适配”发展困局。在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发展面临一定困难,行业特性各异,需求层次多样,需要我们创新方式方法,推动服务供给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提升“供需适配”服务效能。打通需求传导通道。落实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构建常态化政企对话机制。连续12年举办政企恳谈会,不定期座谈会及行业“星商夜话”活动,推动市领导与企业面对面纾困解难。同时,高效运行12345-1“政企通”专线,构建“线上+线下”沟通网络,实现政策工具与企业诉求动态适配。激活要素融通效能。以“星商通”为纽带,整合资源,聚焦“链主+供应链”联动,定期开展“供需链接·智赋民企”对接会,推动产业链精准匹配。创新“政会银企”四方合作机制,破题融资难题。拓展国企民企协同发展机制,2024年两场活动发布协同项目247个,总金额2029.55亿元。升级素质提升供给。搭建“专业导师+实践淬炼+行业研学”三维培养链,加强“百名青商”培育,组织参观优秀企业、对话行业大咖等系列活动,激发转型升级动能。
聚生态培育之势,绘就“两个健康”时代图景。立足长远发展,从价值引领、环境优化、权益保障等方面发力,积极营造有利于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的生态环境。锚定价值坐标。连续四年举办长沙企业家日活动,发布榜单表彰典型,培育和弘扬企业家精神。以“星商说”成长交流引领思想航向,邀请企业家围绕“提信心”“家国情怀”等主题分享创业故事和成长经验。厚植发展沃土。牵头举办长株潭工商联联席会议,推动深度合作。连续6年举办长株潭民营企业创新能力提升系列活动,服务长株潭一体化发展。连续11年举办“迎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活动及“情暖湘商”大走访大慰问大招商活动,争取湘商总部基地落户大泽湖·海归小镇,助力湘商回归、服务湘商发展。加强权益维护。深化工商联与公检法司的协作机制,健全“要事共商、通道共建、诉求共处、活动共办、环境共建、风险共治”等机制,推动法律服务进园区、商会、企业。
站在中国式现代化新起点,长沙市将继续勇担“两个健康”使命,充分激发民营经济创新活力,谱写民族复兴征程中的新时代“星商华章”。未来,长沙将进一步完善“星商”服务体系,深化政企沟通协商机制,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培育更多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优秀民营企业,让民营经济在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中展现更大作为,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长沙作出更大贡献。
(作者系中共长沙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工商联党组书记)
来源:三湘统战网
作者:何惠风
编辑:李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