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近年来,湖南省有力促进非公经济“两个健康”工作,全面升级营商环境,构建亲清新型政商关系,为民营企业纾困解难,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近期,红网、时刻新闻推出《同心同行·湖南民企力量》新闻栏目,报道湖南民营企业在党委政府支持下,锐意进取、谱写辉煌的动人故事,敬请关注。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兵 通讯员 刘晓玲 长沙报道
生产车间内机声隆隆,一台台生产设备正有序运转……走进湖南博长控股集团冷水江市天宝实业公司,这里呈现一派火热的生产景象,赶订单、抢进度,忙碌而有序。
生产车间内灯火通明,机声隆隆。
谁能想到,这一家曾经负债达130亿元、濒临破产的企业,在政府的“点石成金”下,成为全国最大生产规模和8.8级及以上高强度紧固件制造商。2021年,博长控股销售钢材1192万吨,实现销售收入621.6亿元。
“关键时刻,党和政府没有放弃我们,而是帮助我们渡过难关。”博长控股集团董事长陈代富坦言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资金和服务。“这不,前段时间省领导又上门来送政策、解难题,让我们倍感温暖。”
想企业所想,急企业所急。
7月7日,省政协副主席胡伟林率省政协人资环委、中国人民银行长沙中心支行有关负责人及部分委员,赴所联系的民营企业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开展“稳经济、惠民生、保安全”走访调研。
一见面,胡伟林就直奔主题:“目前,企业面临哪些困难,需要哪些支持和帮助?”
“希望可以引进一些香港的专家学者,对接粤港澳大湾区科技成果来湘转化,建议出台有关政策减轻企业受疫情影响的负担,加大对中小企业创新技术保护力度……”省政协委员、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戴煜说。
省政协副主席胡伟林率队开展“稳经济、惠民生、保安全”走访调研。
在了解到企业的困难和请求后,胡伟林立即作出回应,表示将加以研究帮助解决。
类似这样的场景,企业家们早已习以为常。
“万名干部联万企”“万企大走访”“春雨润苗”惠企政策大宣讲……这些完善政企沟通协商的重要举措,成为了企业家与政府部门心照不宣的“约定”,不仅助力民营企业破除市场“冰山”融资“高山”转型“火山”,更为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
湖南顶立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受益者之一。
作为一家立足中国、面向国际市场的研发型高新技术企业,高精尖人才是不可或缺的。
“引进人才易,留住人才难。”戴煜说,得益于湖南的人才政策,公司在招才引智方面比那些大城市还要容易,但要想留住人才,不仅仅是钱多的问题,还要为他们考虑得更加长远,住房、子女上学的问题。正当戴煜焦头烂额的时候,是长沙市经开区管委会出面帮他解决了这些难题。
目前,顶立科技现有的500余名员工,其中研发人员占比接近25%,共计120余人,并且顶立科技还聘请了国内外知名专家教授60余人为企业的专家顾问,凭借强大的人才资源优势,顶立科技攻克了第三代半导体碳化硅单晶先驱体材料——超高纯碳粉关键制备技术,填补国内先进材料缺口,将实现材料的进口替代。
领导干部率先垂范,带头下沉,到企业去、到服务对象中去,在厂房前“拉家常”,在板凳上“话发展”,真正做到和企业心连心、手拉手、情相融,让民营经济人士增强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企业发展的信心。
于今年四月份建成的华联瓷业酒器二厂智能制造生产线,项目两期完工后将形成日产超30000只斤装酒瓶,年产值接近3亿元,成为行业内首屈一指的酒瓶智能制造工厂。其中,项目新引进的辊筒物流仓储线是华联瓷业第一个信息化智能仓储物流系统,配备的四台自动注浆线很好地弥补了注浆酒瓶生产产能。
“信心更来源于政策和真金白银。”湖南艾华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艾立华有感而发。1985年,年仅28岁的艾立华东拼西卖筹到3700元钱,创建了艾华集团,经过三十余年的不懈奋斗,在党和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不断强化科研创新和自主品牌建设,一跃成为目前中国第一、世界第五的铝电容器制造商。
他向记者介绍了湖南对先进材料的支持力度,不仅出台了若干政策,还积极构建现代新材料产业体系,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坚实的材料支撑,为打造中部崛起提供“新引擎”。
湖南先进材料发展欣欣向荣。
目前,湖南已形成10个以新材料产业为优势的特色园区(基地)。2021年湖南纳入统计的新材料企业实现全口径营业收入6615亿元,实现增加值增速14.4%。
发力新材料,锻造大国之“材”。据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十四五”期间,湖南将以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以及重大装备、重大工程需求为导向,将新材料产业打造成为国家级产业集群,支撑湖南省工程机械、轨道交通装备、中小航空发动机及航空航天装备三大世界级产业集群建设,为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坚实的材料支撑。
如今,三湘大地湖南先进材料产业集群跑出向“新”出发的“加速度”,发展欣欣向荣。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刘晓玲
编辑:翁子茜
本文为统战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