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观察|一次触摸未来产业跳动脉搏的党派调研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李璐 陈霸 编辑:段宇翔 2025-03-27 14:50:01
时刻新闻
—分享—

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兵 李璐 摄影 陈霸 长沙报道

3月的湘江之畔,万物竞发。

3月21日,湖南省委书记沈晓明围绕“前瞻布局未来产业”这一主题,在长沙开展“十五五”规划专题调研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3月25日,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湖南省委会主委赖明勇带队,民建省委会调研组一行赴湘江新区调研未来产业。

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湖南省委会主委赖明勇带队调研未来产业。.jpg

省政协副主席、民建湖南省委会主委赖明勇带队调研未来产业。

到一线、进企业、知实情、解难题,一行人深入了解前沿材料、生命工程、人工智能、量子科技等未来产业发展情况,触摸湖南未来产业跳动的脉搏。

这场专题调研,不仅是对“十五五”规划的前瞻布局,也是参政议政的履职实践,更是湖南在高质量发展赛道上寻找“创新密钥”的战略突围。

盯着目标来

今年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科学谋划“十五五”规划的重要一年。

围绕助力高质量编制湖南“十五五”规划,民建湖南省委会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

赖明勇亲自安排部署,第一时间征集会内外专家选题建议,率专家组赴省发改委座谈交流,组织召开专家协商选题座谈会。

在此基础上,对接民建中央重点调研课题,确定将“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 助力湖南未来产业发展”作为今年参政议政专题调研成果汇报会课题。

为扎实做好课题调研工作,民建湖南省委会打好提前量。

2月28日,民建湖南省委会组织科技、工信、发改等相关部门和科研、企业代表,针对全省未来产业发展基本现状、科技创新与未来产业融合现状等与调研组进行了交流座谈。

3月6日,民建湖南省委会专职副主委曾斌率队赴株洲市开展专题调研。同时,制作针对企业和科研机构两个方面的调查问卷,联合省工信厅发放调查问卷,广泛收集意见建议,助推未来产业发展聚智献力。

脚步“沉下去”,精准把脉让问题“浮上来”。

此次赴湘江新区考察,便是为了进一步深入调研,了解湘江新区在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培育发展未来产业方面取得的成效、存在的瓶颈和困难,听取对未来产业发展的意见建议,这对全省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奔着问题去

型号各异、有方有圆、大小不一,重量只有几十公斤……在长沙量子测量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调研组询问量子绝对重力仪自主可控、测量精度以及应用场景等相关情况。

“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约为9.8m/s²,小数点后每一位都与一些物理现象息息相关,越往后代表测量精度越高,意味着我们能获取更多的信息,其应用场景就越广阔。我们所研制的量子绝对重力仪可以测到小数点后的第八位。”长沙量子测量产业技术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量子科技是湖南超前谋划的未来产业。而这一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项目,恰似湖南布局未来产业的隐喻。

当天,调研组先后考察了湖南三安半导体有限公司、湖南光琇高新生命科技有限公司、沐曦科技(长沙)有限公司、长沙量子测量产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在湖南三安,调研组了解到该公司所研发的碳化硅MOSFET产品,不仅显著减少了能源损耗,提升了续航里程。此外,1200V /16mΩ车规级芯片已在战略客户处完成模块验证,彰显了湖南三安在碳化硅领域的领先地位。

在碳化硅衬底方面,湖南三安也取得了重要进展。他们成功开发了8英寸碳化硅衬底,并依托自主PVT工艺的精准热场控制,实现了成本降低和缺陷密度减小,在助力湖南、长沙成为全球第三代半导体产业的引领者上协同发力。

调研组一行对湖南三安创新链与产业链深度融合路径十分感兴趣,也对当前遇到的问题和需求一一进行了记录,并提出要以需求链牵引创新链,用创新链升级产业链,靠产业链激活资金链。

在调研中深入研究问题,“既找病灶又开药方”,将发现问题与共同研究对策、提出整改办法相统一,推动参政议政专题调研不断走深、走实,也成为调研组一路践行的具体方法。

带着答案走

此次调研期间,还专门召开了一场座谈会。

会上,既有省政府参事,也有湖南民建研究院和湖南大学民建经贸研究院特聘研究员等等,民建会内外专家汇智聚力,共同组成——“民建智库”。

他们都是在所从事的专业领域中有较深造诣或较大影响、有较强的参政议政能力的群体。

作为密切联系经济界的民主党派,民建的参政履职工作也有自己的特点和优势领域。

座谈会上,湘江新区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 经济发展局、科技创新和产业促进局、湘江集团湘新投、景嘉微电子等有关单位、企业代表与调研组深入交流,共同为助推未来产业发展聚智献力。

湘江新区是中部地区首个国家级新区,产业基础雄厚,科创资源丰富,是湖南发展未来产业的排头兵。民建湖南大学委员会主委、湖南大学国家卓越工程师学院常务副院长、国家电能变换与控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陈燕东认为,湘江新区要以龙头企业为牵引,提升产业链竞争力,围绕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集聚吸引上下游企业,在未来产业前瞻布局、培育和壮大。

作为受邀出席的民建省直企业支部主委、湖南高升宏福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沛吾,此次参会有两重身份,既是民建会员,又是湘江新区的企业代表,为此她颇有感触。“任何一个产业要做大做强,人才是根本支撑。未来产业也不例外。”谢沛吾说,当前,加快培育发展未来产业已成为我国构建产业发展新格局、塑造新动能新优势的主要途径,而人才是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基础,因此,应加强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系统性,为湘江新区未来产业发展提供支撑。

“未来产业不是空中楼阁,而是建立在现有产业优势上的迭代升级。”在“潮涌湘江向未来”的澎湃脉动中,一个共识逐渐清晰:未来产业的培育需重构创新生态,制度创新需向深水区迈进,使人才、资本、数据在星城激荡。

来源:红网

作者:李兵 李璐 陈霸

编辑:段宇翔

本文链接:https://tz.rednet.cn/content/646947/61/14820694.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统战频道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