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网时刻新闻记者 李璐 设计 涂菁 实习生 刘盈盈 长沙报道
清晨的阳光尚未完全洒满湘中大地,但在娄底冷水江市的一场麻辣美食节上,气氛早已“热辣滚烫”。
4个直播间同时开启,主播们热情推介,当天线上销售额突破10万元——本地的豆干、辣酱、米粉等农特产品,正通过一根网线和一部手机,走向全国消费者的餐桌。
这场“舌尖上的盛宴”,正是娄底市委统战部探索“统战+直播”助农新路径的生动缩影。
近年来,娄底以“一村一品一主播·同心筑梦新农村”行动为抓手,充分发挥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尤其是网络人士优势,为乡村振兴注入持续而强劲的数字动能。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娄底聚焦“育、带、引”,系统性培育扎根乡村的本土主播队伍。
7月3日,2025年娄底市返乡创业网络人士座谈会上,来自全市各领域的网络代表人士围绕深化“一村一品一主播”模式分享经验,提出建议。
多部门联动遴选农业从业者、返乡青年等潜力人群,整合院校与实践基地资源,开展短视频摄制、直播运营、带货技巧等系统培训。
2024年以来,已举办培训超百期,培训6800余人,并建立“三农主播人才储备库”。
“湘妹心宝·同心e家”组织网络代表人士借助直播、短视频等方式销售本地农产品,助力农民增收。
不仅如此,娄底还邀请“湘妹心宝”“增辉优选”等10名头部主播组成金牌导师团,走进田间地头,开展“理论+实操+带教”手把手教学,目前已培育出“金燕子”等47名优秀“三农”主播,人均粉丝超2万,带动千余人实现就业增收。
人才起来了,产品更要“出得去”。
娄底持续推动农产品品牌化发展,聚力打造970个农特产品,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产品3个,以及永丰辣酱、青树坪米粉、新化红茶等多个区域公用品牌。
2024年“新化蛮有味”数商兴农丰收节激发消费潜力,助力乡村振兴。
仅2024年,“新化蛮有味”数商兴农丰收节单场观看量就突破10万人次,销售额达208万元;“同心惠民·爱农无疆”直播大赛吸引264人参赛,带货金额超500万元。
常态化直播更成为稳定增收的新渠道。“四贞与老刘”月均销售本地生鲜约160万元;“紫鹊界邹波”专注土特产,覆盖200余农户,2025年以来销售额突破300万元,带动50户60岁以上老年农户户均增收2万元。
“种得好”更需“卖得火”。娄底全力构建“硬支撑”+“软联通”的产销助推体系,让深藏闺中的优质农产品,强势破壁出圈,打响名号。
在娄星区、新化县等地建成多个“电商小院”直播助农基地,配备专业设备与展陈空间;创新打造“农户生产-合作社集中-基地整合-主播销售”产业闭环,让农民共享产业链增值收益。
例如,主播“朱增辉”为青树坪淮山拍摄视频近200条,播放量破亿,推动当地淮山每斤价格上涨4-5元,帮助600余户农民实现增收。
物流短板也在加快补齐。湘中冷链仓储物流配送中心、双峰县“展播中心+仓储中心+电商小院”综合平台、新化“电商小镇”逐步建成投用,“同心物流”联盟有效降低运输成本,从源头到发货的无缝衔接,真正实现了“从农田到屏幕、从乡村到城市”。
一部手机,一根网线,曾经偏远的娄底乡村正与广阔世界紧密相连。统战力量引领的“一村一品一主播”新模式,不仅卖出了农产品,更打开了振兴新路,在时代的田野上奋力书写着小屏幕联动大市场的共富篇章。
来源:红网
作者:李璐 涂菁 刘盈盈
编辑:李兵
本文为统战频道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上原文出处链接和本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