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凤凰:统战聚合力 共绘菖蒲塘片区和美共富与民族团结新画卷

来源:凤凰县委统战部 作者:胡真全 姚宏旺 编辑:李璐 2025-04-01 11:18:10
时刻新闻
—分享—

025536DD@5ADC5845.5465E667.jpg

近年来,凤凰县充分发挥统一战线独特优势,整合各方资源,全力构建“一村、一科技专家、一网络人士、一乡土人才、一科创项目、一民营企业、一特色产业”协同发展模式,助力菖蒲塘村成功脱贫致富,带动周边林寨等8个村寨共同发展,一幅乡村振兴与民族团结的壮美画卷正徐徐铺展。

打造现代农业“科创强引擎”,促进民族产业共兴

凤凰县积极与湘西州农业科学研究院签订“同心科创·产业振兴”项目合作协议,设立专家工作站。依托柏连阳院士专家工作站和王仁才教授猕猴桃科技小院,成功吸引18名省级农业专家、14名州县科技专家,组建科技服务团深入乡村,为各民族聚居的菖蒲塘片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技术支持。

这些专家把“课堂”搬到田间地头,开展超百场技术指导,将晦涩的农业知识转化为实用技巧,带来先进的病虫害防治理念和绿色农业技术。通过建立“农家科技小院”,专家与各族农户紧密联系,实时解决种植问题,加速科研成果落地。针对猕猴桃保鲜难题,专家团队研发新型保鲜技术并迅速推广应用。以湖南省重点研发计划项目——湘西猕猴桃采后保鲜及精深加工关键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为例,相关生产线建成后,累计加工鲜果1100余吨,有力推动了农业产业升级,让菖蒲塘片区各民族共同参与种植的水果凭借优良品质、长保鲜期和合理价格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架起云端助农“数字快车道”,推动民族交流共融

凤凰县委统战部打造的“同心直播”品牌,通过“春播计划”“金秋助农”等系列活动,把手机变成“新农具”。2023年以来,开展“同心直播闹金春”“我在菖蒲塘有亩猕猴桃”等特色直播活动30余场,带动翡翠香果、雪茶、蜜柚等农特产品网络销售突破3000万元,较传统销售增长3.6倍。三年来累计通过直播助农增收超8000万元,让2000余户果农尝到“数字经济”甜头,其中不少是少数民族果农家庭。

为培育本土电商力量,凤凰县深入推进实施“一村一品一主播·同心筑梦新农村”行动,组织科技专家、乡土人才携手网络人士直播带货30余场,在菖蒲塘村省级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实践基地电子商务中心开设电商人才培训班,涵盖直播运营等领域。邀请平台运营专家手把手教拍摄、教话术,组织科技特派员讲解产品特色。目前,已培养出2名“网红村主干”、30名“金牌助农主播”、50余名“电商青年能手”。致富带头人不断涌现,引领各族果民变身“网民”、店主成为“网红”,实现农产品畅销全国,不同民族的主播们在直播中相互学习、交流经验,增进了民族间的情谊。2024年菖蒲塘全村电商销售额超4000万元,500余名群众通过包装、物流等配套产业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2.8万元,各民族群众在这些配套产业中分工协作,亲如一家。

激活乡村振兴“人才活水源”,实现民族和谐共进

凤凰县构建“专家带能人、能人教新手、新手成骨干”的三级培育体系,邀请高校专家定期下乡,手把手教各族群众病虫害防治技术;组织本地“田秀才”开设田间课堂,传授嫁接、育苗等实用技能给不同民族的村民;扶持创业青年学习电商运营,用直播打开市场。三年来,累计培育科技示范户270户、中初级农技师69人、新型职业农民83人,更打造出一支“菖蒲塘女子嫁接队”——247名苗家妇女将传统技艺与现代农科结合,年创收超1000万元,业务覆盖湖南、贵州等13个省份,她们不仅是产业发展的能手,也是民族团结的使者,在外出作业中传播着民族文化,促进民族交流。

在“金剪刀人才工程”推动下,老中青三代接力传承。老支书王安全带领各族村民攻克猕猴桃病害防治难题,技术推广至周边6个乡镇;技术能手邓柏君引入智能滴灌系统,推动果园亩产提升20%,惠及各民族果农;青年团队向黎黎组建“电商青年军”,把猕猴桃卖到海外市场。州级返乡创业园吸引400余名人才回流,孵化企业、合作社130余家,串联起“种苗研发—精深加工—文旅研学—电商物流”全产业链,各民族人才在这个产业链中各显神通,共同发展。返乡青年周祖辉创新开发猕猴桃果脯生产线,带动产品附加值提升3倍;张秀霞夫妇的“热恋橙”通过绿色食品认证,打入北京、上海等城市商超。目前,全县打造出猕猴桃、蜜柚等5个地标品牌,2024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3.5万元,各民族群众共享发展红利,生活水平稳步提高。

来源:凤凰县委统战部

作者:胡真全 姚宏旺

编辑:李璐

本文链接:https://tz.rednet.cn/nograb/646948/83/14834422.html

阅读下一篇

返回统战频道首页